近一年,严格来说可能是11个月,我时常反思关于沟通的问题。一直到近几个月的沉默。我理解都是沟通是原罪。以下言论都是我抹去了大多性格上的短板因素,刚好也是去年这个时候开始想这个因素变量(令自己恐怖的是这个件事我竟然想了一年,老是觉得是上周的事情),这么做是为了减少计算量,我需要计算自己这点上的影响数值。
首先要把自己的位置放正,其次要把态度放正。位置是要明白自己需要产生多大的影响,而且能产生多大的影响,这是一种base,目的与能力的一种权衡;其次态度可以使自己更加客观看自己,不容易受情绪影响,下的结论会更贴近真实客观。
需要明白沟通是需要载体,我们将 model 简化,单对单场景,载体是人。沟通方式,无非是语言、文字、可视化资料。但是往往令人忽略的是沟通载体的差异性,也就是所谓的共识。排除掉所有性格(情绪)的外界因素,剩下影响共识的是经历和学识。或者说“共识”是 “经历和学识”的一种高度抽象,然而“经历和学识”还是太过于抽象,于是在我的认知范畴内将其转化为可计算的。难点在于如何作为简化计算公式和输入(我不能随便对外把公式列出来,所以本文可能就是篇水文。但是我所有文章都是写给自己的,是希望给自己带来总结和启发)。
沟通也是一种输入输出,其中输入成本最低,输出最难;要让对方在对于同样字眼或者画面与自身的认知概率分布尽量一致,共识才会高。其次,即便理解大致相同,但是某个小点上的差异也可能造成天差地别的结果。如何提高输出的有效率,首先需要理解输入,因为你的输出是别人的输入。输入可能是零散的,输出必须是体系的。首先需要去感受别人的输入(就是说“经历”和“学识”),他们长时间接受哪些“输入”,那么采用那种“输入”方式去输出给他。需要注意的是这种“输入”是否成体系,也就是值不值得去理解一些人的“输入”方式。要知道这些方式最终给自己带来的价值是什么。那么最大化输出价值才是最终追求的。